為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與醫療技能,2024年10月8日,醫學院于藝術學院學術報告廳組織開展本學期第二次業務學習。此次業務學習的課題圍繞“人工氣道氣囊管理”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展開,由護理教研室主任晏子茜主持,專職教師周童主講,醫學院院長助理馬蓉、黨支部副書記付偉、全體教師、輔導員及學生代表參與講座。
講座在周童老師對醫院護理人員氣囊管理認知現狀的深度剖析中拉開帷幕。她通過引用相關文獻,生動展示了氣囊管理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為聽眾們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隨后,周童老師詳細闡述了氣囊監測的重大意義。她指出,通過密切監測氣囊狀態,能夠迅速發現并應對漏氣、移位等潛在問題,從而確保人工氣道的暢通無阻與安全可靠。同時,適時調整氣囊壓力,不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還能有效預防氣道損傷、肺部感染等氣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講座中,在談及氣囊監測的影響因素時,周童老師強調了體位、吸痰、拍背、吞咽反射等關鍵要素對氣囊壓力的影響。她建議,應嚴格遵循監測規范,每次監測時間不超過4小時,并在體位變更、吸痰、拍背等關鍵操作后及時進行監測,以確保氣囊壓力維持在25-30cmH2O的理想范圍內。在必要時,還可借助壓力傳感器進行持續監測,以進一步提升護理水平,降低并發癥風險。
講座最后,院長助理馬蓉對周童老師的精彩講座給予了高度評價與指正。她表示,護理工作人員在氣囊監測方面承擔著舉足輕重的責任,此次講座不僅加深了聽眾們對氣囊管理的認識,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護理操作準確性與必要性的重要性。
通過此次業務學習,不僅是對醫學院師生專業技能的一次全面升級,更是對“終身學習,追求卓越”這一教育理念的生動詮釋。醫學院的師生們也將繼續深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護理水平。(撰稿/周童 供圖/馬蓉 編輯/廖梓巖 一審一校/艾旸宇 二審二校/楊煌燕 三審三校/付偉 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