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教育改革浪潮下,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新推行的“專業+產業”321創業型辦學模式。深入剖析該模式內涵,包括“三合四特五同”及“二級學院、教師、學生與企業的三重二合一體化”實踐路徑,闡述其在教學成果驅動下,于教學質量提升、產業協同共進、人才精準培養等維度的顯著成效,并對后續深化推進該模式以實現產教共贏、培育創新人才展開展望。
一、引言
在當今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產教融合成為提升教育質量與驅動經濟增長關鍵動力的大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創新性地構建并實施“專業+產業”321創業型辦學模式,打造出獨有的“校中廠、廠中校”校企協同生態,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范例。在此過程中,教務處處長許國興發揮引領作用,依托“教學成果獎”等關鍵抓手,持續推動模式的優化升級。
二、“專業?。‘a業”321 辦學模式的創新架構
(一)總體架構:“三合四特五同”內涵剖析
“專業+產業”321創業型辦學模式的核心在于“三合四特五同”。“三合”精準定位教學與產業的對接點,將教學內容緊扣行業前沿需求、課程設置對標企業當下訴求、實踐教學模擬企業真實場景,確保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緊密銜接?!八奶亍睆娬{從專業深耕、行業洞察、區域適配、校本彰顯四個維度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使學院在職業教育領域獨樹一幟?!拔逋贝罱ㄆ鹦F笕轿换ネ蛄?,涵蓋學校與企業戰略協同、教師與工程師身份互融、學生與員工角色轉換、課程與崗位技能匹配、實習與就業無縫對接,全方位打通產教融合堵點。
(二)實踐路徑:“2合1”三重聯動機制
1.“二級學院與企業2合1”:各二級學院打破校內封閉辦學壁壘,主動嵌入企業需求端。依據企業生產流程、技術革新要點重塑專業課程體系,將企業實際項目案例融入日常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產業“脈搏”,實現專業學習與企業實戰的零時差接軌。
2.“任課教師與企業工程師2合1”:教師團隊走出理論“舒適區”,深度參與企業技術研發、項目攻關。一方面將實戰經驗反哺教學,更新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以企業視角審視人才培養規格,提升學生職業適配度。
3.“實訓實習學生與企業員工2合1”:學生在實習階段從旁觀者變身參與者,融入企業班組,承擔崗位職責,在真實職場環境中錘煉技能、塑造職業素養,同時為企業注入新鮮活力,緩解用工壓力。
三、教學成果獎賦能產教融合深化
(一)基于成果導向的“三合四特五同”進階策略
許國興處長在規劃教學成果獎后續推進時,明確以成果為導向,驅動“三合四特五同”模式迭代。強化企業深度參與課程設計、教學評價環節,以行業標準校準教學成效;深挖區域產業特色,優化專業布局,凸顯校本優勢;拓展校企對接廣度與深度,在人才共育、資源共享、文化共融上實現新突破。
(二)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方案優化
以校企合作為基石,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全程參與人才培養目標設定、課程架構搭建、實踐環節設計,確保培養出的學生既具備扎實理論功底,又熟練掌握企業急需技能,兼具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精準匹配產業用人需求。
(三)教學質量監控閉環構建
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打造“規劃-執行-監督-反饋-改進”閉環。引入企業評價、第三方評估,多維度采集教學質量數據;建立動態預警機制,對教學短板及時干預;依據反饋優化教學流程、資源配置,保障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四、教學成果獎工作方案落地舉措與前瞻
學校已精心編制 2024-2026年度教學成果獎工作方案并獲專家認可。后續圍繞方案組建四個工作小組,分工協作落實任務。從課程改革攻堅、實踐基地拓展、師資隊伍培優、校企合作深化四個維度發力,將宏觀規劃細化為行動“路線圖”,推動教學成果持續涌現。
五、結論
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產業”321創業型辦學模式在多領域成效斐然。產教融合層面,打通校企雙向通道,實現資源高效互通;校企合作維度,構建穩固戰略同盟,攜手攻克產業難題;人才培養成效上,為社會輸送大批高適配性技能人才;教學質量管理方面,閉環監控保障教育品質。展望未來,學院將矢志不渝深耕該模式,持續提升辦學實力,拓展校企合作版圖,為新時代孕育更多創新型產業人才,書寫產教融合新篇章。
報道鏈接:http://zw.china.com.cn/2025-01/02/content_117642530.shtml